两个首发后腰各有各的问题(「中国第一后腰」李
中国队在近期的四场十二强比赛中的战术争议,聚焦在球队未使用防守型后腰的决策上。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中国队中场主要由吴曦和张稀哲搭档,二者虽各具特色,但并非纯粹的防守型球员。
吴曦以其全面的能力和突然后插上的攻门技巧著称,而张稀哲则擅长组织并擅长传递威胁球。在没有防守型后腰的支持下,他们的防守任务愈发沉重。吴曦不得不放弃部分进攻机会以加强后防线前的防守,而张稀哲在传导和接应时也变得更加保守,更多地在中后场位置直接向对手身后传直传球。这种局面使得他们在防守时常常面临顾此失彼的困境。
关于主教练李铁为何不使用防守型后腰的疑问,有一种说法是李铁认为队内所有后腰都不如他自己。虽然这听起来像是一种调侃,但其中至少有一部分是事实。目前中国队的球员中,真正能够在后腰位置发挥作用的实际上只有池忠国和徐新两人。
池忠国在最近与沙特的比赛中首发并踢了多半场,但表现并不理想。事实上,池忠国近年来已经处于下滑期,尽管他在2019年加盟国安时曾达到巅峰状态。如今32岁的他,灵活性和覆盖面都有所下滑。池忠国一直存在一个无法弥补的问题,那就是他的身体对抗和位置感。他的身高只有1米70左右,尽管防守预判出色、频率快、下脚快,但在面对身体强壮的对手时,他常常显得力不从心。特别是当对手的高中锋回撤拿球时,池忠国往往束手无策。
在之前的亚冠赛场上,国安就曾因此吃亏。对手的中锋利用身体优势,频繁回撤,使得池忠国在防守时陷入困境。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十二强赛对手实力的增强,池忠国的这一缺点被进一步放大。他还存在脚下粘球的问题,这是他在中超踢球时留下的习惯。池忠国过去是前腰出身,后来虽改为中前卫,主要负责传球和接应,但他的脚下技术在国际赛场上仍显不足。在比赛中,他有时会因为粘球而失去控球权,给对手反击的机会。
让我们来看看徐新和王上源这两位球员。徐新的身体素质出众,远超池忠国,但在技术和意识方面却存在明显的短板。他的表现时常起伏不定,甚至在同一场比赛中,可能前一秒表现出色,后一秒便突然失误。他更像是一个纯粹的防守型球员,但在进攻端对球队的贡献有限。相比之下,王上源的情况更为复杂。他在河南建业队中担任后腰,但更多是在中超联赛中实力相对较弱的队伍中发挥作用。在更高水平的球队中,他很可能无法胜任后腰的位置,而被迫转型为边后卫。他的技术水平和位置感并不足以在国际赛场上有出色的表现。
接着,我们来谈谈买提江和蔡慧康这两位后腰球员。他们的表现近年来一直不稳定,无法持续为球队提供稳定的防守和进攻支持。
而在这些球员中,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李可。他的能力和特点更接近吴曦,但他拥有防守型后腰的潜力。尽管他并非纯粹的防守型球员,但从中心前卫到后腰的转变相较于其他位置的转型来说较小。李可的身体对抗能力强,甚至可以与大牌球员如保利尼奥相抗衡。他的技术和防守位置感都非常出色,是中国队目前最为全面的后腰。李可的踝关节问题一直困扰着他,至今尚未恢复训练。
谈及历史,不得不提李铁。作为当年中国队的主力后腰,他在英超的出色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他的体能充沛,防守范围广泛,被称为“跑不死”。他的传球技术一流,尤其是传球速度和精确度都相当出色。可以说,除了射门之外,李铁作为后腰几乎没有明显的短板。他甚至被誉为中国足球史上最佳后腰。
历史与现状总是存在差异。现役球员们虽然努力,但在国际赛场上上的表现却难以超越前辈李铁。这不仅是因为他们面对的对手更为强大,也是因为他们对技术和战术的理解、以及比赛经验等方面仍有欠缺。希望这些球员能够继续努力,为中国足球创造更多的辉煌历史。
中国足球在后腰位置上仍面临诸多挑战和竞争。而无论未来如何发展,我们都希望看到更多的年轻球员能够崭露头角,为中国足球注入新的活力。在中国的足球历史长河中,后腰位置的竞争一直激烈而富有故事性。在李铁之前,80年代的国脚黄向东以其卓越的射门能力,特别是远射,成为当时中国队打开僵局的一大武器,他在位置上能与李铁一较高下。
除了黄向东,90年代的高升则以防守著称,他的表现更像是一个稳健的后卫,被顶在后腰位置上的他,防守属性更为突出。
说到郑智,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后卫的位置上展现出其全面的能力。以他的特点来说,郑智更适合担任中前卫,而非纯防守型的后腰。
谈及李铁,他无疑是中国足球历史上第一后腰的有力人选。他看不上目前中国队的后腰,这并非只是因为他有更高的标准,而是因为他对足球的理解和对球队的需求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的选择令人费解,因为他不只是看不上池忠国、徐新,甚至连李可也未能入他的法眼。
李可是目前中国球员中能力最强的后腰,这一点无人能否认。尽管李铁曾在英超踢球,但当时的埃弗顿只是英超中游偏下的水平。而李可虽然在英冠踢球,但他是英冠强队的主力,两者的比较并非有很大的差距。
在40强赛时,李铁选择了吴曦和张稀哲的组合,这一选择在当时令人费解。许多人认为,被雪藏的李可在12强赛会有发挥的机会。令人遗憾的是,李可从国家队归来后便遭遇了伤病。即便李可健康,是否会被李铁选中也仍然是个未知数。现代足球的趋势是中场使用全能型悍将,李铁的选择可能更看重球员在守转攻时的出球能力。对中国队来说,是否需要一名纯防守型后腰来让吴曦和张稀哲的特点更好地发挥,从而更好地平衡攻守两端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李可的复出仍是个未知数,那么谁将担任防守型后腰的位置呢?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也是中国足球需要面对的挑战。我们期待中国队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打法,发挥出最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