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吃什么(蟋蟀秘籍:七分虫品三分调养,谈谈
农历白露前四日至后六日,是蟋蟀饲养的真正早秋时节。在这个时期,经过早早秋的精心调养,蟋蟀体内的暑气垃圾基本清除,开始展现出一定的精气神。在这个重要的阶段,我们需要更加细致地照顾它们。
我们要为每条蟋蟀记录体重。可以准备一张小纸标签,贴在养虫的盆上,注明日期并写下原始记录。之后每次称重时都要记录下数据,通过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哪些蟋蟀体重增长迅速,哪些则增长缓慢或没有变化。对于体重异常的蟋蟀,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其体形和尾部特征,如果尾部超出正常节数或者身体形态发生变化,那么它有可能成为我们寻找的将军之才。
接下来,根据称重结果评估蟋蟀的笼型大小。如果笼型达到中等以上水平,我们需要检查其牙齿大小是否符合标准。在这个阶段,我们还需要观察蟋蟀的头形和比例,如果一切协调,那么恭喜您,您可能已经找到了将军之才。
在这个阶段,许多虫友会遇到分房的问题。分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早秋时节大多数玩家家中的虫源较多,有些虫子可能会早鸣唤雌,为了将军之才的静养,我们需要将它们分开;二是单独分房便于我们更细致地观察蟋蟀的变化。
在早秋饲养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蟋蟀的吃食情况。如果虫子体重停滞不动,我们需要检查其前一阶段的吃食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可能是因为它们在野外吃到了荤腥之物或虫贩喂了它们喜爱的食物。此时我们可以给它们喂食青毛豆泥和绿豆泥来调理肠胃。如果一切正常,那么可能是收到的虫子已经是人工饲养的笼型体重,如果是从虫商处购买的就无需过于担心。如果体重下降而吃食正常,那么这类虫子可能是伏探虫或者身体有重大疾病。
在早秋饲养阶段,我们需要做好所有记录工作。虽然这个过程繁琐且工作量巨大,但耐心和细心是必不可少的。接下来我们可以进入早秋饲养的第二步。
在早秋饲养阶段,我们需要更换陈年砖质的老盆。白露脚边气温不稳定,砖质老盆无异味且凉爽,但通透性不如泥质盆。我们可以使用一种特殊的荡底材料来提高盆子的保温效果。这种材料包括甘草、茯苓、旱莲草、猴姜、首乌、牛漆、炒五加皮等。
在早秋饲养过程中,我们需要每天清理盆内卫生。清理时需要注意不要大量用清水洗涤盆中垃圾,避免长期过潮过湿有害于虫子健康。我们可以使用两批盆子轮换使用的方法来降低清理难度并减少误伤虫子的几率。我们还需要注意虫子的饮食和日常护理。虫子食谱主要以植物链蛋白质为基础,补充少量钙质即可。同时避免喂食油性食物、甜咸食物和过于膨胀的食物。我们可以给虫子饮用翠衣露来祛暑气、解毒消热。
最后要注意早秋时节有些虫子可能会烦躁不安、长鸣呼雌不止等。此时我们需要及时交尾过蛋或者进行水浴等措施来帮助它们缓解不适。同时我们也要密切关注虫子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饲养策略以确保它们能够健康成长。在早秋饲养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及时称重记录观察虫子的细微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是确保虫子健康的关键阶段。在养虫的旅程中,我们逐渐领悟到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在这一阶段,虫友们频繁交流,时常棚顶之说。有时,一些玩笑和挑逗会让人心态不稳,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熬斗成瘾”的养虫人会早早遇到瓶颈。虽然我们常常强调“禁斗,留得住虫子”,这两句看似简单的话,但在实践中真正做到的养虫人却并不多。虽然虫子的斗与不斗看似与旁人无关,但我仍想强调其重要性,这是养成良好养虫习惯和提高鉴赏能力的一大关键。遗憾的是,许多养虫人虽然日复一日地努力,但水平却始终没有显著提高。这一话题背后的学问深不可测,我将专门发贴与大家分享我的见解和心得。
进入早秋时期,养虫人的供养方式也显得尤为重要。千万不要只依赖一种食物来喂养虫子。尤其是荤腥食物,如果过量或者长期喂养,虫子容易产生厌食情绪,影响其食欲和健康成长。有些虫子因为长期食用同一种食物,会导致虫主难以判断其真正的需求。长期喂养荤腥食物,虽然虫子食欲旺盛,但却可能导致其早熟、早衰老。若虫子出现早衰现象,又怎能期待其皮色纯正、色泽浓郁呢?即使虫龄已大,但如果打斗期尚未到来,又怎能评定其品级呢?
对于早起性虫子的养殖,雌虫的喂养更是关键。养虫人需确保雌虫得到充足的食物,尤其是家中已饲养多日的三尾雌虫。在第一次交配时,养虫人要仔细观察是否有雌虫追咬雄虫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立即更换雌虫。雌虫的体型应略小于雄虫。交配后,为防不测,最好将雌虫贴上标签,专雌专用。在早秋时期,养虫人还需熟练掌握给虫子水浴的手法,小心操作,避免损坏虫子的身体部件。
以上这些都是我凭借30多年的心血和实战体会得出的经验,绝无半点儿藏私之心,今日公布于众,希望能对广大养虫人有所帮助。养虫不仅是一项技术活动,更是一项考验人心、磨炼意志的旅程。只有真正用心、细心、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小生命,才能在这个旅程中收获成长、获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