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霄鹏在中日之战后给球员解压(李霄鹏“惯坏”
国足的失利,牵动了无数球迷和媒体的心。在与日本队的较量中,他们以0-2的比分败下阵来。这场比赛输球的原因并非一目了然。深入观察后,我们会发现国足在场上几乎没有任何值得称赞的表现,全方位的落后让人难以找到单一的输球原因。日本队虽然赢得了比赛,但他们并不满意自己的表现,实力强大的他们总是在追求更高的标准,希望不断完善。日本球迷认为,球队在传导球时存在过多无效传递,导致比赛节奏放缓,面对这样的国足,如果传球更加精准,分差应该会更大。
国足的失败甚至引来了越南队的嘲笑。在观看了国足的表现后,越南队仿佛找到了拿分的希望,他们表示下一场对阵国足取得进球并不难。国足即将飞往越南河内,迎接大年初一与越南队的比赛。这场比赛无疑是一场真正的荣誉之战,国足必须全力以赴,否则球迷们的情绪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赛后,李霄鹏承担了所有责任,表示这场失利他负有全部责任。他没有责备球员,但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呢?在输给日本队的第二天,教练组并没有安排任何训练或理论课程,而是让球员们好好休息,尽快从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教练组也在仔细研究比赛录像,希望能够找到改进之处。
与此李霄鹏并没有对国脚们进行苛责或批评,而是进行了开导与解压。他重申输球的责任在于主教练,并鼓励球员们在下一场比赛中放手一搏。这种“慈父”般的勉励方式确实有助于球员释放压力,但一味的肯定和鼓励就真的正确吗?虽然批评打压不对,但纵容错误同样是危险的。
通过比赛可以看出,国足与日本队一战,国脚们表现不佳并非是因为压力大。输球后,国脚们表现得很平静,但他们在场上的表现却让人担忧。球员们似乎过于放松,精神、心态甚至身体都处于一种松散的状态。场上缺乏斗志,配合仪式感缺失,球员们各自为战。国足多次断球后,却无人接应回传或被对手夺回。其他无球球员要么站在原地,要么散步,无球跑动和接应完全不存在。
李霄鹏想要通过鼓励来提振球员的斗志,但他们真的需要这种鼓励吗?是否应该敲醒他们,让他们自我觉醒?对外,李霄鹏承担了所有来自媒体和球迷的责备,给球员留面子。但对内,他应该明确指出球队的不足,对球员的表现提出严厉批评,而不是让他们误以为表现良好就可以继续下去。李霄鹏与李铁不同,李铁会将失利归咎于客观因素,而李霄鹏则选择自我承担。但这种一味的揽责是否会让球员们产生依赖心理,不再自我反省和改进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